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慢病项目
2025年10月18日,国家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项目支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牵头负责的“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研究”项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启动仪式,项目旨在集中力量攻克HFpEF领域“诊不清、分不明、欠治疗、缺管理”的临床难题,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精准医疗研究进入协同攻关的新阶段。
HFpEF作为一种复杂而异质性强的心衰类型,其临床诊疗一直是全球性心血管领域的重大挑战。本次项目围绕四个课题构建从诊断、分型到治疗与管理的全链条研究体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负责课题一,聚焦HFpEF发病风险预测与多模态诊断模型的开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花欣炜教授负责课题二,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HFpEF的精准分型与预后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孙艺红教授牵头课题三,基于精准分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优化;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赵然尊教授担任课题四负责人,重点攻关“HFpEF多学科协作与全病程管理体系研究”。
四位负责人介绍各自课题,指导专家现场提出问题、修改建议并深入讨论。项目启动仪式上,成立项目指导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担任委员会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担任委员会组长。遵医附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石蓓教授凭借其在心血管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学术影响力,被聘为该项目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
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承担的课题四,旨在构建一套高效、规范的多学科协作与全病程管理模式,将上游基础研究与临床探索所获得的成果,转化为患者“看得见、摸得着”的长期健康获益,是打通科研成果走向临床“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此次参与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布局,不仅充分体现了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特别是心衰综合管理领域的临床实力与学术地位获得国内顶尖同行的广泛认可,还彰显了心血管内科在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科研创新实力,更是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成效。通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课题,医院将积极提升慢性心衰领域的诊疗水平与研究能力,最终为造福广大HFpEF患者贡献“遵医智慧”与“遵医方案”。


合影

各项目主要负责人汇报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