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公益

您的位置:首页 > 医学科研 > 科研部 > 学术交流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团队应邀参加 2025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交流会

作者:烧伤整形外科:张娴 邵星 吴必华  2025年9月22日  阅读次数:876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团队应邀参加

2025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交流会

2025年9月11至14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交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贵州省美容整形外科医院院长、烧伤整形学科带头人、创伤修复专业学术工作组组长魏在荣教授率队参会。此次大会,贵州省各家医院积极投稿153篇,在全国各省投稿量排第15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投稿98篇,在全国单科投稿量排第10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团队(医护13人,科室硕、博研究生15人),在烧伤整形外科主任、淋巴系统疾病专业学术工作组全国副组长邓呈亮教授、贵州省整形美容质控中心主任、创伤修复专业学术工作组副组长聂开瑜教授带领下一同参会,团队人员共计发言32次。

9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龙笑教授现场为“创伤修复”学组致辞。遵医附院魏在荣教授牵头、烧伤整形外科医生团队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创伤修复会前学习班”,烧伤整形外科主任邓呈亮教授为学组开幕式及缝合培训班进行学术主持,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舒茂国教授一同担任嘉宾,分会场座无虚席。此外,魏在荣教授、舒茂国教授现场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整形外科医生实操演示“遵义缝合法”、“心形缝合法”等技术。邓呈亮教授、聂开瑜教授、吴必华医师、龚飞宇医师现场同步指导中青年医生们的缝合过程,此创新交流形式也赢得了满堂称赞。

9月13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抒扬教授,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晓军教授先后为大会致辞。在备受关注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分享了题为《多光子成像前沿技术与医学应用》的精彩讲座。他指出,目前多光子成像技术可为黄褐斑、病理性瘢痕及消化道等多种疾病提供早期精准的临床诊断,未来可进一步应用于内镜、外科手术室等多领域。

本次年会共设立33个专题论坛。遵医附院魏在荣教授在创伤修复、急诊创伤整形美容修复论坛多次担任讲者、主持及嘉宾;邓呈亮主任在淋巴系统疾病、创伤修复论坛、青年医师论坛中多次担任讲者、主持及评委,带领团队在淋巴系统疾病论坛中发言7次;聂开瑜教授在瘢痕综合治疗、唇腭裂治疗、临床质量安全与临床试验论坛多次担任讲者、主持及嘉宾;创伤修复学组秘书吴必华医师深入讲解了美容缝合的缝线选择;实验室木兰教授、徐广超博士在创伤修复及基础研究论坛分别讲解了“人真皮组织三维微结构图谱的构建与空间定量分析”、“EIF6/NREP在皮肤再生中的作用进展”;创伤修复学组秘书、烧伤整形外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邵星在整形外科护理论坛报告了对烧伤整形外科进修护士临床带教的科学与人文管理及1例Cobb综合症患者的多学科护理总结经验。此外,科室金文虎主任医师、杨成兰副主任医师、常树森主治医师、龚飞宇主治医师、张娴主管护师及硕、博研究生团队在诸多专题论坛发言,均获得良好反响。这次学术交流不仅仅是技术交流,还是一次充满了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思想交流。

同时,今年大会特别设立“40 under 40”青年医师论坛。经过大会遴选遵医附院烧伤整形外科邓呈亮教授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张演基、魏在荣教授的在读博士生张月恒分别取得临床组青年医师论坛第二、三名的好成绩,大会对他们进行了表彰。

遵医附院烧伤整形外科充分围绕本次会议“传承、协同、创新”主题,在创伤修复领域始终面向全国学者开放,未来也将以更多形式开展皮肤前沿修复技术的传播,并与多学科、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协同发展,持续探索整形外科的基础研究与美学修复,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持续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优势、发挥学科特色,全力护航人民健康!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