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实施左侧小切口冠状动脉多支搭桥术
2025年9月3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为一名严重冠心病患者实施“微创左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仅通过左侧肋间一处8-10厘米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完成多支狭窄冠状动脉的血运重建。患者术后第一天即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转回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
64岁女患,10天前突然出现活动后胸痛,伴有左上腹、左肩背牵涉痛,伴大汗淋漓、气促心悸,休息后稍缓解。冠脉造影发现,心脏三支主要血管均存在严重狭窄,其中前降支狭窄95%、回旋支狭窄90%,左主干尾部也狭窄60-70%,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生命随时可能因心肌梗死而戛然而止。
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病人的靶血管条件较好,拟选择不需要锯开胸骨和体外循环的微创手术方式:仅经左侧第4肋间取一长度约8-10厘米的小切口进胸,游离左胸廓内动脉,并将游离的大隐静脉远端吻合于升主动脉;然后在心脏不停跳下将左胸廓内动脉远端吻合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远端,大隐静脉近端依次吻合于冠状动脉对角支和后降支。整个手术过程无需体外循环,尽可能降低了脑、肺等器官并发症风险。
9月3日中午,手术正式开始。助手医生汤全副主任医师采集患者右腿大隐静脉,主刀张建主任医师经左侧小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在心脏稳定器的辅助下,主刀医生依次按计划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心脏最重要血管)、大隐静脉→对角支→回旋支。手术过程顺利,全程未输异体血,患者安然返回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术后16小时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术后38小时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张建教授介绍,该术式避免了传统手术锯开胸骨和体外循环创伤,对各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较小,病人疼痛比较轻,恢复较快,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刘达兴教授表示,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一直致力于以最小的创伤给予病人最优的治疗,今年科室成立张建主任医师为组长的微创冠脉搭桥团队到国内先进中心学习,带回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目前已为多例病人成熟应用该技术。
冠心病是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救治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遵医附院心血管病医院已建立完整的救治体系: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并可根据病变情况和病人意愿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治疗;病变严重上述治疗手段不适宜时可转到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重建心脏的血液供应。微创搭桥术的施行使冠心病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获取桥血管
左侧小切口搭桥
术后切口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