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学科研 > 科研部 > 科研动态

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石蓓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中科院1区Top, IF=39.3)发表重要成果

作者:图文:心血管内科 赵永超 赵然尊 石蓓  2023年12月21日  阅读次数:4944

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石蓓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中科院1区Top, IF=39.3)发表重要成果

近日,遵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石蓓教授团队在Nature旗下的《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中科院1区,IF=39.3分)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ypoxia-induced signaling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的论文(被遴选为杂志当期封面文章)。该文系统性的总结了心血管疾病中关于缺氧的研究历史和重要里程碑事件,并详尽且辩证地探讨了心血管疾病中缺氧信号的多维度的调控通路及其机制,以及有关心血管疾病中缺氧信号的治疗靶点和临床研究进展。


封面图文

石蓓教授与葛均波院士为该文设计的封面,在千里大河的源远流长之际,映照着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深邃内涵。三艘船的舞动轨迹勾勒出一曲“1、2、3”的华章,吟咏着HIF-1、HIF-2和HIF-3的存在。这并非仅是HIFs招式的交融,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诠释,折射着缺氧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系统相互交织牵引的深远寓意。左右两侧层峦叠嶂的山峰和庄严的亭台楼阁,寓意着心血管系统内器官与组织的多层次调控机制。山中明暗交界的曲折交错,寓示着缺氧信号通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显现正反两面的力量,宛如阴阳之变。河岸上空灵翱翔的白鹭穿越青天,轻盈而动,象征动态平衡,阐述阴阳之间不断律动、交替变幻的生命力。

网页Banner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本文的第一通讯单位,石蓓教授与医院候鸟型学科带头人葛均波院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心血管内科赵永超副研究员(国家“博新计划”入选者、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入选者、遵义市“优青”培养专项入选者、学校“12345”未来人才培养计划之未来“科技菁英”计划入选者)为本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等多个项目的支持。

该文首次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整合了对“HIFs switch”的讨论,包括从缺氧的发生发展(氧气浓度的梯次下降)、缺氧的急慢性演替和缺氧的地理特征(高海拔的自然选择)等角度,体现了HIF-1α和HIF-2α的“互为主辅、相互交替”的作用特点。该文关注了微观上通过后天获得的表观遗传机制和宏观上器官/系统间的交互作用。阐述了地球从早期的厌氧环境到后期光合作用所构建的有氧环境,以及有氧环境所支持的高级生命(包括智人)的发展,这决定了氧气浓度与生物进化及自然节律息息相关。缺氧通路在机体中系统性的相互作用可以是通过遍布全身的心血管系统中的组织成分所引起的,如血液(血红蛋白)和脂肪(管周脂肪)等,或者也可以是因为系统性的衰老所导致的心血管系统中多器官的逐渐失能。


心血管疾病中靶向缺氧信号通路的药物

总之,对于HIF相关靶向治疗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漫漫征途,医生和研发者需要建立深刻的理解,包括HIF相关机制、药物研发历程以及相关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这将为后续的创新实践提供坚实基础。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缺氧及相关信号感知详尽的调查研究,识别HIF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将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材料科学、工程应用和信息科学有机结合,同时注重疾病的时空特异性和整体性,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通盘考虑。基于“From the Doctors, By the Engineers, For the Patients”的原则和理念,HIFs相关治疗在心血管医学领域将迎来更多实质性的进展。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sigtrans/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勾强

编辑:肖毅

修改: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