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宣教

第17个“全球肺癌关注月”宣传活动

作者: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遵医附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呼吸二科:陈其玖、周亮  2017年11月21日  阅读次数:6632

17个“全球肺癌关注月”宣传活动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球当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在我国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世界肺癌联盟将每年11月定为“全球肺癌关注月”,其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提高人们对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201711月是第17个“全球肺癌关注月”。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已属于常见病,每年我们都会听说有人死于肺癌,许多名人如著名小品演员赵丽蓉也因肺癌去世。我们希望通过“全球肺癌关注月”宣传活动,唤起人们对肺部健康尤其是对肺癌的关注。

一、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指起源于肺部(包括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在病理上分为小细胞肺癌(占15%)和非小细胞肺癌(占85%,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

肺癌的早期常无症状,因有症状而就诊的患者75%已属于中晚期。肺癌常见症状有剧烈咳嗽、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及体重下降等。也有些人一开始并没有肺部症状,而以肺外的症状(如浅表淋巴结肿大、骨痛、头痛等转移征象)为首发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约5%-15%的肺癌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是体检发现的。

二、肺癌的发病现状如何?

肺癌是全球头号的癌症杀手,从1985年以来,肺癌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


我国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万人被确诊患有肺癌,发病率已高达61.4/10万。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73.33万,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第1位,女性第2位),平均5个癌症死亡者中就有1个是肺癌患者。我国肺癌患者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只有15%,晚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只有几个月至1年时间。如果不及时控制吸烟,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将超过100万人,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三、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肺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职业接触等有密切关系,以下因素容易诱发或导致肺癌:         

1.吸烟:是首位高危因素,9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主动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所致,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吸二手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上升20%30%。我国有3.5亿烟民和7.4亿被动吸烟人群,是导致我国肺癌发病居高不下的最重要原因。



2.空气污染:像大气污染、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烹调油烟等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3.职业因素:接触石棉、砷、铬、煤焦油、三氯甲烷、烟草加热产物、电离辐射等危险因素可使肺癌发生的机率明显升高,如长期接触石棉的吸烟者比不接触石棉也不吸烟的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50倍。

4.遗传因素:有肺癌家族史的发生肺癌的机率增高。

5.患有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癌的发生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6.其他因素:也有些肺癌病人没有以上危险因素,可能与这些人存在长期心情郁闷、忧伤或长期过度疲劳,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而诱发肺癌。

四、如何预防肺癌?

应该针对肺癌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是戒烟。每个公民都应被告知“预防肺癌,戒烟最重要”,吸烟和暴露于烟雾环境可对健康产生危害;其次,是治理大气污染,并尽量减少烹调油烟的产生,减少油炸、煎炒食品的烹饪;第三,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第四,要重视肺结核和慢性肺部疾病的诊治;第五,应该高度重视常规体检,早期发现肺癌,以便早期治疗。

五、哪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怎样进行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或排除肺癌?

肺癌的高危人群是指容易发生肺癌的人群,以下6种情况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的“老烟枪”:吸烟指数大于或等于20包年者(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

2.长期有二手烟接触史的人群,尤其女性人群更要提高重视。

3.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室内小环境污染(装修材料散发的化学气体、炒菜的油烟、煤烟等)的人群。

4.职业上长期接触致癌物。职业性肺癌的致癌物有石棉、氡、镍、铬、砷化物、二氯甲醚、铬化合物、镍化合物、煤烟、焦油、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矿井空气中污染的放射性物质。

5.有肺癌家族史者

6.有长期的慢性肺部疾病或长期的肺结核病灶者

对高危人群开展肺癌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胸部低剂量CTLDCT) 联合肺癌血清标志物测定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LDCT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 4-10倍,可以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

遵医附院体检科、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门诊已经开展肺癌筛查工作。




六、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血痰、胸痛、发热或气促。当这些症状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超过2周,经治疗不能缓解,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时,应该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要采取进一步的检查确定或排除肺癌。


目前常用的有效检查方法包括胸部CT扫描、支气管镜、胸腔镜、胸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痰或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等,必要时做开胸肺活检。

七、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如何治疗?

尽管肺癌治疗的难度很大,但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较大的进步。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和姑息治疗。根据肺癌的类型、分期和病人的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一般适合于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和少部分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一般适合于大部分小细胞肺癌和部分的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诞生的肺癌药物精准治疗的新手段,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如果经基因检测证明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阳性,分子靶向治疗常取得至少数月至1年的较好效果。

八、遵医附院在开展肺癌筛查、微创诊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情况如何?

遵医附院作为中国早期肺癌诊治协作组成员单位,于20156月由呼吸二科牵头、多学科参与,成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遵医附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在呼吸二科、呼吸一科、胸外科及肿瘤科成立肺结节专家门诊,对肺癌高危人群开展胸部低剂量CT筛查和肺癌血清标志物检查。


遵医附院不仅开展肺癌的常规诊疗、新型化疗、高难度肺癌外科手术,而且顺利开展多项肺癌的微创诊疗技术(无痛支气管镜、超声电子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针刺活检术、内镜介入冷冻诊疗、放射粒子置入、内科胸腔镜、CT引导下联合应用活检枪与同轴活检针行经皮肺活检术等)。1年前医院病理科开展了肺癌分子靶向基因的全面检测,结束了本地区肺癌患者标本送检外省的历史。医院已经顺利开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如ALK-TKIROS1-TKI及一、二、三代EGFR-TKIs),取得预期的较好疗效,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遵医附院将继续推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肺癌微创诊疗、精准诊疗及多学科协作,为不断提高本地区肺癌诊治水平,更好服务患者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