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护理之窗 > 优质护理

石头会浮在水面上?——重症医学一科“妄仔圈”活动纪实

作者:重症医学一科:游恩丽  2014年4月18日  阅读次数:6904

石头会浮在水面上?

——重症医学一科“妄仔圈”活动纪实

“石头会浮在水面上吗?”

重症监护室晨会刚过,就听见病房里传来护士梁老师亲切的询问声,只见她双手握着5床患者李大叔似乎想在空中找着什么的手,面带微笑对他耐心的询问着。您听后也许会发笑这是什么问题,但凡是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过妄仔圈培训的医务人员都知道,梁老师正对5床的李大叔进行谵妄评估呢,这个外伤感染严重的病人已经侧夜未眠,不但自言自语躁动不安,还拒绝医生和责任护士的治疗及护理,有很危险的拔管倾向和坠床危险。这是自ICU妄仔圈开展对谵妄课题研发以来,最终确定评估工具后,每天清晨在病房最常见的情景。

何谓谵妄呢,谵妄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无章,没有目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而谵妄又将对病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加利福利亚州立医院医生Eric等人在2004年对美国275例ICU病人的调查显示,ICU中机械通气病人谵妄的发生率达60%—80%,且其再次插管率为无谵妄病人的3倍;北京朝阳医院王薇等对2009年外科ICU病人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ICU病人在谵妄发生率高,所以在危重病人聚集的重症监护室,谵妄足以成为一个让医务人员重视并研究的课题,但是即使是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机构,对谵妄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案都没有确切的定论,只是试探性的做出统计研究和分析以试图找出谵妄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方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对在ICU综合征中占相当比重的谵妄也有了一些比较贴近临床的评估办法,旨在帮助医务人员能尽早识别可能发生谵妄的高危病人,或者判断出已经发生谵妄的病人,以期给予相关的心理干预、预防措施甚至药物治疗,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更能预防患者拔管,坠床,自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品管圈这个活动正在本院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不仅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快速有效的进行,而且更能高效的达到活动目的,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并且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故在如此契机以及本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鼓励支持下,妄仔圈应运而生,妄仔取自“旺仔”的谐音,这样不失活泼新颖的同时,更隐喻了圈活动主题。旨在减少本科谵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病死率及家庭经济负担。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能有效、尽早的识别并判断谵妄,并且给予预防和干预,真正的能有益于患者。所以即使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也只能代表我们完成了一方面,经过全体圈员慎重讨论决定,我们选择了国际上比较权威的镇静评分量表和CAM—ICU量表,以此来综合判断本科重症病人是否发生谵妄,或者有无发生谵妄的高危风险。通过“妄仔圈”的这一系列活动,圈员们不仅能很好的将自己所学到的谵妄相关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而且也能为我们重症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梁老师对李大叔进行谵妄评估。“石头当然不能浮在水面上了,搞笑!”李大叔很自信的回答道。瞬间,我们都笑了,不仅笑李大叔的憨态可掬,同时也为他目前没有发生谵妄而高兴。

李大叔只是众多重症患者中的一例,我们通过有效的评估、判断并及时干预,不仅对他们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也预防了更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这是我们ICU全体医务人员最大的欣慰,也大大的增强了我们开展品管圈的信心。我们一致决定将坚持不懈的将圈活动开展下去,像“旺仔”一样充满活力蓬勃向上!

妄仔圈圈徽

对患者进行谵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