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2025头痛规范化诊疗巡讲遵义站举行
2025年11月15日,中国卒中学会2025年头痛规范化诊疗巡讲遵义站举行,来自省内外的神经内科专家与遵义及邻近区域的100余名医疗从业者,以“提升头痛临床诊疗能力,守护群众脑健康”为目标,共同开展学术交流。
作为临床神经内科经常遇见的头痛误诊、漏诊及不规范治疗问题,长期困扰着基层医疗工作者。本次巡讲精准对接临床需求,邀请国内头痛诊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团队,从临床痛点出发,构建了一套涵盖基础诊断、进阶治疗、前沿进展的完整知识体系,为现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余昌胤教授致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王永刚教授,以“上医治未病,CGRP开启中国无MOH时代”开篇,结合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详解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靶向疗法在预防药物过量性头痛(MOH)中的突破性作用,指出这一技术正推动中国头痛诊疗从“对症缓解”向“源头防控”跨越,为实现“无MOH时代”注入新动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龚骊教授聚焦“头痛与脑血管病”的关联,通过数据与案例结合的方式,揭示了二者相互影响的机制,为跨领域诊疗提供了新思路。针对临床中易混淆的继发性头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松洁教授从“诊断概要”入手,梳理了肿瘤、血管病变、感染等不同病因继发性头痛的鉴别要点,强调“精准溯源”在诊疗中的核心作用。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珊教授以“慢性偏头痛治疗进展”为主题,分享了国内外最新药物研发与联合治疗方案,成果与“药物+非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更针对基层常见的“慢性偏头痛患者依从性差”问题,提出“个体化用药指导+长期随访管理”的实用策略,结合贵州患者特征分析的诊疗案例,让前沿理论落地为可复制的临床经验,有效拓宽了参会者的诊疗视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潘琪教授聚焦“偏头痛非药物治疗”,系统介绍了经皮电刺激、行为干预等无创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疗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曹光宇教授以“低大众认知背景下原发性头痛的诊治困局”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原发性头痛在基层诊疗中面临的认知误区与破解思路。遵医附院吴瑞教授则带来“抽丝剥茧,理清头痛诊断脉络”,分享了国内外头痛分类和诊疗及问诊方法。
“这次巡讲太实用了,很多平时临床中遇到的困惑都在专家的讲解中找到了答案。”来自遵义市某基层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李医生表示,“尤其是原发性头痛的规范化评估流程,回去就能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位参会的年轻医师则坦言,专家们分享的前沿进展让自己对头痛诊疗领域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后续的学习方向。
本次巡讲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播,更强调临床实践的可操作性,有效填补了区域内头痛规范化诊疗知识的空白。通过专家授课、互动答疑等形式,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从业者的诊疗技术水平,更搭建起省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为推动遵义及周边区域头痛诊疗同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