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慰问传真情 致敬坚守护新生
遵医附院新生儿科党支部开展护士节家访慰问活动
2025年5月6日,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致敬护理工作者的无私奉献,遵医附院新生儿科党支部书记陈娟带领支部委员及科室骨干,专程走访慰问了科室15年以上护龄的优秀护士家庭,为她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并向默默支持的家属致以诚挚感谢。
在新生儿科,每一分钟都是生命的赛跑,护士们正是这场赛跑中最坚实的守护者。她们中许多人已在此坚守15年甚至更久,用专业与温情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护士节前夕,新生儿科党支部特别策划了"致敬芳华·感恩同行"家访活动,将关怀从病房延伸至家庭。
陈娟一行首先来到主管护师熊露家中。熊露18年如一日坚守新生儿科,多次参与危重新生儿抢救,疫情期间连续驻守医院两个月。陈娟将鲜花递到她手中,感慨道:"这份职业需要强大的内心,既要面对生死考验,又要承受日夜颠倒的疲惫。感谢您用青春守护“新生命”,更感谢家属的理解,让熊露能心无旁骛地工作。"熊露的丈夫展示着妻子历年获得的奖状,笑着说:"她总说病房里的孩子更需要她,我们全家都为她骄傲。" 在资深护士梁艳萍家中,慰问组被梁艳萍的儿子写给妈妈的一首温情的诗歌所感动。诗歌中写到:"您把星辰别在护士服上,用温暖的双手托起过那么多幼小的生命,却总在深夜轻轻推开房门在我额头上轻轻一吻……"陈娟眼眶湿润地将科室特别制作的感谢信交到梁艳萍的父母手中:"二老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是科室的宝贵财富。" 慰问过程中,党支部特别为每个家庭准备了"三个一"暖心礼包:一张记录护士工作瞬间的照片、一封致家属的感谢信、一束鲜花。陈娟表示:"护士的荣耀背后是家属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南丁格尔精神在家庭土壤中生根发芽。" 在护士陈燕家。阳台上,她正手把手教女儿护理新生儿模拟教具。三代同堂的温馨场景,恰是护理精神的生动传承。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传递了组织温暖,更架起了"大家"与"小家"的情感桥梁。陈娟说:"在守护新生命的道路上,我们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家属的包容、科室的关怀、社会的尊重,共同铸就了白衣天使们最坚强的后盾。" 新生儿科将继续深化"家文化"建设,让每位护理工作者都能在前线拼搏时无后顾之忧,让提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温暖的光芒。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