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医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介入诊疗团队成功为无手术条件早期肺癌患者实施经皮肿瘤射频消融术
2025年3月18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呼吸介入团队成功为一例无手术条件的早期肺癌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患者因3年前咳嗽于外院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予“消炎药”等药物治疗后结节未见消退,期间定期复查。2025年3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结节较前增大,就诊于遵医附院,收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胸部CT示右下肺结节较前增大,结节混合实性成分明显增加,结节中心见新生血管穿行,临床特征指向肺部恶性肿瘤,符合早期腺癌表现,根据诊疗方案,治疗组建议患者胸外科手术治疗,但患者抗拒外科手术,反复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坚决不同意外科手术治疗,要求内科介入手术治疗,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外科手术风险较大,经科室充分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深度沟通后制定内科介入诊疗方案。入院后科室负责人及治疗组高度重视,积极完善影像学检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混合精密度结节,疑肿瘤病变。临床诊断“右下肺结节原因:肿瘤?”胸外科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及家属表示拒绝,同时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对结节进行干预,避免病情进展。经科室专家组讨论一致建议行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消融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介入诊疗团队术前为患者进行充分讨论,围绕手术难度、穿刺路径、进针方向、消融的时间、消融针能量输出、风险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拟定具体治疗方案,提前做好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18日下午开始实施消融手术治疗,在麻醉科聂佳副主任医师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伍竹、姜华星和陈诚的通力配合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兰远波主任医师实施治疗操作,依据术前规划路线,选择避开血管的穿刺路径,消融电极精确进针抵达“消融靶区”,对肿瘤病变进行射频治疗,拔出消融电极时对针道进行消融,术后复查胸部CT未见气胸及咯血等不良反应。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CT影像精确定位肿瘤位置,将射频电极针插入肿瘤中心后,利用高频电流使周围组织离子震荡摩擦产生热量,局部温度瞬时可达60-100℃,从而破坏肿瘤细胞。这不仅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而且在CT实时监控下确保精准消融病变,保护周围组织,术后恢复快。该技术具有并发症少及可重复治疗性强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难以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意外科手术患者,以及复发的肿瘤患者和肺部多原发肿瘤患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呼吸内镜介入团队一直注重临床新技术的开展,诊疗项目全面,尤其是无痛支气管镜舒适化诊疗、超声支气管镜(EBUS-TBNA、EBUS-GS-TBLB)、硬质支气管镜技术、高频电切术、球囊扩张技术、支架植入术、电圈套技术、冷冻活检和消融技术、激光消融技术、各类异物取出术和内科胸腔镜技术、经皮穿刺活检及消融技术、安全T管置入术、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ROSE)技术、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粒子置入术、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经支气管镜穿刺肺外周病变活检术等高难度三、四级呼吸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开展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了临床精准诊疗。
PCCM二病区介入团队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