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遵医风采

遵医附院申报项目获2023年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作者:图文:宣传部 吴双双  2024年11月25日  阅读次数:5893

遵医附院申报项目获2023年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2024年11月2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中心主办的“2023-2024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海口市举办,遵医附院申报的《全心向党,科学育人》图文作品从全国一千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2023年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此次案例征集活动由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联合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全国共计834家医院申报1098个案例参加评选。经过多轮评审,262家单位申报的作品脱颖而出,其73家单位报送的案例荣获“典型案例”,189家单位报送的案例荣获“优秀案例”

近年来,遵医附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把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医院十四五规划及年度重点任务,通过“三学三比”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清廉医院建设、历史舞台剧打造等活动,广泛凝聚奋进力量。未来,医院将继续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支撑,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保障,护佑人民群众健康




 

《全心向党,科学育人》优秀案例展示

 

“四联动”创建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驱动”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任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和配套文件。明确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改革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在健康中国战略下,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迎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入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贵州地处我国西部,很多山区交通不便,基层医疗匮乏,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全科医学科与体检科联合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全科医生,坚定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信念,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全心全意护佑一方百姓健康。

全科医学科与体检科联合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6月,现有正式党员27人,支部打造了“全心向党,科学育人”党建品牌。并于2020年获遵义医科大学基层党建示范点、遵义医科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基层党组织”、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获批为遵义医科大学首批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全科医学科与体检科联合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基层党建创新”,围绕主责主业,把党的领导融入支部建设各个环节,通过强化党建赋能引领力、提升扎根基层服务力、发挥优秀党员示范力、激发党支部动能活力,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将党建与业务契合更深、结合更紧、融合更实,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科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学思践悟,强化党建赋能引领力

党支部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支部全体党员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党的事业,以党建的示范、引领、推动作用,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民热心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强大动力。

 

全方位育人,提升扎根基层服务力

遵义医科大学于2010年开始招收订单定向临床免费医学生,截至2022年,已累计招收培养2198名定向生。全科医学将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人文、强临床、懂公卫、识中医”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了“三养成、三融合、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数以千计的全科医生遍布我省85%的乡镇,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守门人”。在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模块化课程和特色课程体系,实施全程实践教学,创建“三级一中心”联动实习模式,系统完备的教学体系和人才成长系统为西部地区高质量的全科医学人才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习典型,发挥优秀党员示范力

全科医学科与体检科联合党支部深入开展学时代楷模、学先进典型、学身边榜样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示范力,引导支部全体党员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

“时代楷模”黄大发学习。定期到大发书记所在的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开展义诊及捐赠活动,三个党员为一组,对接一个村、一所小学、一个村卫生室,开展义诊、宣教、随访,对村医进行业务培训。针对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缺乏问题,通过健康宣传、讲授正确刷牙方式,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口腔健康明显改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党支部书记肖雪带领8名业务骨干随贵州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驰援鄂州,在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和住院病人零死亡的佳绩。全体医疗队员展现了贵州援鄂医疗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其中“学习强国”平台转发11篇,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和《新闻联播》栏目进行了报道。在先进典型肖雪同志的引领下,2020年党支部有4名优秀同志在湖北鄂州抗疫一线加入中国共产党,6名同志被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有2名同志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具有高级职称,目前这10名同志已按期转正。

全科医生戴家财,丁梅夫妇深深植根大方县六龙镇乡镇卫生院;涂江龙,涂江丽两姐妹扎根在遵义市务川县城南,在贵州高原书写最美兄妹全科医生。2023年遵义医科大学培养的全科医生杨作章在天津参加了由教育部等12部委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并作发言。2023年全科住培基地2021级学员田啊玲在第十届海峡两岸全科医学大会上作主题发言,2023年全科住培基地2021级学员杨艺在中国医师协会第八届全科医生培训高峰论坛作主题发言......像这样“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全科医生感人典型,还有很多很多。

 

创新形式,激发党支部动能活力

根据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和体检工作的不同特点,创新党支部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党员思想政治状况,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工作,切实做到组织有力,宣传有力,凝聚有力,服务有力,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组织党员到遵义会议会址、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学习基地进行学习,开展征文、朗诵、演讲、义务宣传、义诊、看望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活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到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家乡、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家乡开展党建活动,进行健康宣讲、心肺复苏、包扎止血固定等各种急救技能培训及义诊、赠送药品、向贫困家庭送米送油送温暖等各种活动。运用“互联网+党建”等新型党建工作载体提升党建教育工作实效性。

 

硕果累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遵医模式”

全科医生培养入选三项国家级典型案例,全科医学教研室《全科医学》课程获普通本科高校省级金课(一流课程);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脱贫,健康先行》系列纪录片中播出。2020年作为四所大会发言高校之一,在全国定向全医学生培养10周年工作会议“培养全科医生,服务健康中国”作主题发言;2021年作为全国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典型高校在教育部“办实事,见实效”新闻发布会上发言。2021年度全国全科专科声誉排行榜(复旦版)我院全科排行全国第11名,西南地区第二名,贵州省第1名。2023年5月,教学成果“创建医教、校地、家校全科医学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扎根西部医学人才十年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电子音响出版社主办,中国医科大学协办的“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全科医学题库编写启动会暨命题技术培训会”在沈阳召开。医院受聘为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全科医学题库副总主编、急诊科主编单位。同时获得第六版《全科医学概论》纸质版编委和数字版副主编单位。由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举办的全国教学查房比赛中,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获得全科专业住培教学查房技能竞赛二等奖,全国第三名。由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勤创作的反映我院全科医学发展历程的报告文学《全科医生红医魂——一所红色医科大学的初心之路》在人民文学2023年第6期发表。

2022年12月21日,遵义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梁万年教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迟春花教授等全国知名有影响力的全科医学专家纷纷发来贺电,祝贺遵义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成立。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经了十二年的岁月,形成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遵医模式”。我们始终坚持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为基层培养更多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为助力“健康梦”、“中国梦”做出遵医应有的贡献。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修改: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