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携手应对肝炎,迈向健康未来
遵医附院感染科开展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
2024年7月2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2024年7月26日,遵医附院感染科主任罗亚文、党支部书记杨平组织医务人员在门诊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通过全民参与、主动筛查和规范诊疗,有效预防和控制肝炎及其并发症,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切实推进肝炎防治工作,增强社会对肝病的重视,提升全民防治病毒性肝炎意识。
活动现场,感染科医生罗亚文、陈应华、程其娇、胡晗等耐心解答每位咨询者的问题,分享护肝健康知识,并提供专业医学建议。同时,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刘霞、杨云欢、王静等护士为115名群众免费测量血压、检测末梢血糖,免费为25名群众行肝脏瞬时弹性测定。此外,活动还发放280余份健康宣传手册。
同时,义诊活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提供医学建议,提升群众对肝炎筛查的认识,增强群众对肝病防治的意识。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推动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义诊活动现场
合影
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
01、常见的肝炎病毒类型有哪些?
临床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如果不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很有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到肝癌。我国超过70%的肝硬化、超过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有关。
据估算,我国大约有7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由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隐匿性,大多数感染者并未意识到自身感染情况而且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为抑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疾病进展和阻断传播,建议积极筛查,早日发现并治疗感染者。
02、哪些人群应该接受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筛查?
从传播途径来看,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因此有可能通过上述传播途径感染肝炎病毒的高风险人群均应进行筛查。
此外,有病毒性肝炎家族史、有静脉药瘾史、既往参与有偿献血浆、有使用血浆或血制品史、多性伴或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准备接受手术、输血、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人群也应接受筛查。
我国目前仍是乙肝大国,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情况下,成年人一生至少做一次乙肝病毒感染筛查。总体来讲,对高风险人群“应检尽检”,一般人群“愿检尽检”。扩大感染筛查,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是消除肝炎的第一步。
03、乙肝和丙肝能治愈吗?
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进而抑制疾病进展。发现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接受治疗。当前抗乙肝、丙肝病毒药品有效性、安全性明显提升,乙肝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可较好控制甚至到达临床治愈;丙肝通过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应用3个月可治愈,而且这些药物都已被纳入了医保,患者治疗负担较小。无论是乙肝还是丙肝,都应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临床获益。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树立自我防范、主动筛查和积极规范治疗的意识,积极参与到消除肝炎的行动中去。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