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整形外科五年(2009—2014年)发展规划
一、科室规模:
科室规模扩大至80张编制床位,下设三个专业组:烧伤整形组30张床位;手、显微皮瓣外科组30张;血管外科及干细胞治疗组20张床位。
二、人才梯队建设:
力争5年内培养一名省管专家,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2人在医疗和科研教学上达到主
1、烧伤整形组:设置30张床位,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以上人员固定),住院医师2人;
2、手、显微皮瓣外科组:设置30张床位,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以上人员固定),住院医师2人;
3、血管外科及干细胞治疗组:设置20张床位,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以上人员固定),住院医师1-2人;
三、科室业务开展:
科室业务量在现有基础上逐年上升,业务增长率每年均位于全院前20位内,医疗质量管理评分位于全院前20名内,在一个建设周期内开展2项新技术以上,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率位于全院后20名。
5年内在省内开展新技术2-3项,重点是开展慢性创面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为我院获得干细胞移植临床准入提供前期临床资料。
四、继续教育培养:
1、5年内派3人以上(含3人)到国内知名学科学习专业技术,每个专业组必需有1人外出进修学习,对学习回科室人员专业组及科室必需为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创造条件。科室对外出进修学习人员给与适当经济补助。
2、鼓励各级人员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对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产生的合理费用超支部分,科室将用学科经费报销1/2。
3、5年内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一项,继续对新进人员进行显微外科技能培训,完善科室显微外科技能培训制度,为在我院成立贵州省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创造条件。
4、为督促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及申报科研课题,从2009年开始,副高以上人员轮流在科室开展专题讲座,要求自定一个专题方向,向全科人员(包括研究生和实习生)进行讲座,内容要求有深度和广度,严禁用一篇综述进行讲座。
五、教学方面:
1、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申报院级或省级精品课件1项,无重大教学事故。
2、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本科学生、规培生、研究生的带教培训,对临床学位研究生必需进行显微外科技能培训。
六、科研方面:
1、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力争5年内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其它科研项目3项。专业组负责人必需有科研项目,并达到现有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
2、鼓励各级医师申报科研成果、专利及优秀论文奖,对临床科研项目各专业组必需通力合作。
3、5年内获各级奖励5项以上,其中必需有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成果。
4、5年内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以上(论著6篇以上),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力争撰写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