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管理 > 主题活动专栏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

遵医附院急诊:24小时“战场”守护“生命线”

作者:文:宣传部 吴双双 图:急诊科 陈美  2023年1月16日  阅读次数:12273

遵医附院急诊:24小时“战场”守护“生命线”

抢救室就诊量最高达930人;每日住院患者最高为179人;留观室的留观量最高233人次;呼吸机治疗最高达45台……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遵医附院急诊人在近期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阶段奋战24小时“战场”,日与夜的不息坚守、生与死的无畏较量。

12月份以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激增,为全力保障急救急诊应收尽收、重症患者应治尽治,处于“前沿阵地”的遵医附院急诊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为抢救患者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12月23日上午,遵医附院急诊科内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前来就诊的患者源源不断,诊室内患者的咳嗽声和医护沙哑的说话声此起彼伏,“老人家,您的肺部感染比较严重,需要立即办理住院”、“婆婆,您的肺部阴影不多,问题不大,可以回家吃点药,多休息”……查看患者病情、紧急快速评估、有序高效分诊,确保每一位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这样的场景近期在遵医附院急诊科每天都会出现。仅12月29日到1月8日期间,急诊科就抢救了65岁以上老年人500多人。同时,还承担了不少其他医院转诊的危重症患者,从12月20日到12月26日,共接诊其他医院转诊患者251人。

“现在急诊科的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倍,科室医护人员大多数都感染了,人手实在紧张,大家看到现在这个病人量,都是只休息了两三天,症状稍微缓解后就主动要求到岗了。”急诊科总护士长陈美介绍。急诊人作为冲锋在第一线的“战士”,丝毫没有退缩。怀孕四个月的护士陈静主动要求去护理危重症患者,即将临盆的护士游龙燚不停在急诊留观室里面穿梭,护士何小利在家里老人孩子都感染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值班,医师胡权在抢救患者的时候不小心撞到头,缝了十几针,稍微休息后,第二天又主动跑来科室继续战斗,在急诊科,像他们一样坚守岗位的医护,还有太多太多……。据陈美介绍,在就诊人数显著增加,抢救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急诊科根据实际接诊情况动态调整班次,从以前的每月排班,到现在的每天排班,及时抽调各片区护理人员进行补充,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陈美说,在急诊抢救室,还看到了不少“新面孔”。在医院的紧急调度下,近期从其他科室共抽调了15名医师,114人次护理人员全力支援急诊,极力保证“第一战场”的顺利运转。

“这段时间是我工作那么多年来工作量最大、最艰难的时刻,因为重症患者太多了,手术难度也比往常更大,但是我们急诊人没有抱怨和胆怯,不管多难都咬牙坚持。现在一个临床医师需要管多个重症患者,处于超负荷的工作运转状态。还有研究生和规培生,在科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及时顶上去,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冲锋在前,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遵医附院急诊人的责任与担当。”急诊科主任喻安永说。为了平稳度过感染高峰,遵医附院举全院之力“保健康、防重症”,通过持续优化院内资源配置,扩大相关科室救治能力,优化就诊流程,畅通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为老年和重症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喻安永介绍,医院院长、分管临床的副院长、医务处、护理部负责人每天都很关心,急诊来了多少位患者,滞留了多少,需要分流多少,重症患者有多少人,然后针对情况及时协调安排,保证每一个急诊患者得到积极有效地救治。

近期,针对急诊患者急剧增加的情况,医院紧急扩充抢救病房,将老住院部三楼中医科病房腾出作为急诊病房;医务处、护理部工作人员在急诊科进行现场调度,及时分流患者;设备处、后勤处、信息处等部门迅速配备物资、安装设备……大家都不分昼夜、各司其职、有效配合,共同打赢这场硬仗。

“这次我们6个病区都急而不乱、有序运行,我想这和我们平时各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得益于我们急诊团队真真实实地进步,也得益于医院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我们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仗。”据喻安永介绍,遵医附院急诊科作为贵州省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和贵州省首家“高级创伤中心”,连续三年进入中国科技量值全国百强。近几年,科室规模不断扩大,急诊急救技能不断提升,学科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急诊科的部分医务人员前期都有援鄂抗疫的经历,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呼吸机使用、病情评估、激素应用等都富有经验。正是有了日积月累地训练有素和沉淀积累,才储备了行之有效的“作战”能力,能够迎战“大考”,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勾强

编辑:肖毅

修改: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