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助力早期临床研究“提质增效”
早期临床研究病房项目评估受试制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规格:25 mg)与参比制剂扶他林®(规格:25 mg)在健康成年参与者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单中心、开放、随机、单剂量、交叉生物等效性研究"作为遵医附院开展的首项生物等效性研究,即将迎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查。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和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曹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期研究实验室质控员王茜到院对项目全流程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早期临床研究病房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规范为纲、以质量为本,聚焦早期临床研究的核心需求,搭建了标准化的研究体系,在参与者筛选、试验方案执行、数据采集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形成了闭环管理。从硬件设施的合规化配置,到研究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从伦理审查的严格落实,到参与者权益的全面保障,每一项工作都承载着推动临床研究创新、助力新药转化应用的责任。
此次指导既是对"双氯芬酸钠项目"前期工作的全面检验,更为医院临床研究对标行业标杆、提升科研能力提供良好契机。两位专家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项目现场,在研究流程规范性、质量控制有效性、风险应对科学性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帮助团队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推动项目在合规化、精细化、高效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遵医附院副院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魏在荣主持召开了反馈会议,早期临床研究病房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主任方翼线上参会,曹玉教授、王茜老师,机构办公室主任肖烨,早期临床研究病房负责人朱昭琼教授等参会。曹玉教授、王茜老师针对发现的细节问题,现场与早期临床研究团队沟通反馈,提供合规操作指导;对共性问题梳理形成《早期临床病房项目稽查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推动问题闭环管理。通过“稽查—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机制,帮助临床团队强化规范意识,补齐能力短板,进一步提升早期临床研究的质量管控水平。
曹玉教授及王茜老师指导交流
曹玉教授及王茜老师实地指导
曹玉教授及王茜老师查阅项目资料
魏在荣副院长致辞、总结
方翼教授线上指导交流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