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宣教

“运动需谨慎:解析蛙跳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案例”

作者:图文:急诊科 杨光丽 张天喜  2024年8月1日  阅读次数:6918

“运动需谨慎:解析蛙跳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案例”

一群热血少年正在运动场上做着蛙跳锻炼体能尽情燃放自己,这本应看似平常的体能训练,却不知在过度运动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其中一位15岁少年在做完一百多个蛙跳后感到非常疲惫,双大腿外侧剧烈酸痛,本以为是平常锻炼后出现的正常现象。一天后该患者开始出现淡血色尿,双大腿酸痛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三天后,症状依旧没有缓解,患者开始重视并在家属陪同下就诊于当地医院,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提示,肌酸激酶 6184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 1256U/L,羟丁酸脱氢酶 1082U/L,乳酸脱氢酶 2790U/L,当地医院考虑运动过度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因当地医院治疗条件有限,建议转往上级医院治疗。

于是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入院后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21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145U/L,碱性磷酸酶 192U/L,肌酸激酶 936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402U/L,乳酸脱氢酶 3773U/L,a-羟丁酸脱氢酶1083U/L,肌红蛋白 3000ng/ml;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肝功能损伤予收入EICU进一步诊治。入病房后予以EICU重症监护、下病危、中心静脉置管、补液、营养心肌、清除炎性介质、保肝、碱化尿液等支持治疗。经过一系列治疗措施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肝功能指标也在下降,肌酸激酶 738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 309U/L,各项指标较前均在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科普

1、何为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如创伤、运动、缺血、药物、毒物、代谢因素以及感染等)使得肌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发生改变引起肌细胞破裂,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和电解质等)短时间大量释放入血而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的综合征。最常见并发症为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水肿、高血压,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急性肾衰竭,需要行血液净化治疗;其他并发症有肝损伤、筋膜室综合征、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过度运动引起的横纹肌溶解治疗上通常采用早期大量补液、碱化尿液、肾脏保护、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预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应当科学运动,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运动;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助于减少肌肉损伤;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保持良好的水合作用,特别是在炎热天气或高强度运动期间,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并且尽量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


2、为什么运动后会横纹肌溶解?

当剧烈运动后,肌肉损伤导致细胞内钙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蛋白酶活化、骨骼肌细胞收缩力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活性氧生成,最终引起骨骼肌细胞的死亡导致坏死,其他蛋白质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肌红蛋白,一种位于横纹肌中的蛋白质,由肾脏清除,当肾脏不能完全清除肌红蛋白并溢出到尿液中导致深色时,就会发生肌红蛋白尿,多呈深褐色。


3、生活中如何快速判断运动性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在生活中发生率并不高,生活中大多数都是由于运动过度导致。但是当剧烈运动后出现严重的肌肉酸痛、乏力、尿液呈深褐色,也应当警惕该病的发生,当出现症状后应当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地步。

在急诊科接收的患者中,不止一例蛙跳造成横纹肌溶解,在锻炼和健身课程越来越受欢迎的时代,如果做得不正确,过度运动也有可能是有害的。蛙跳(frog jump)是一种高强度的运动方式,在体育课上是常见的锻炼方式,通常用于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但如果进行不当或者过度,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因此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过度的运动也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