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管理 > 医疗动态

中国蛇伤诊疗贵州省研究中心科普博物馆在遵医附院建成

作者:文:急诊科 唐浩 薛植瑞 段海真 图:宣传部 唐龙 急诊科 唐浩  2024年7月31日  阅读次数:3859

看看蛇标本 提高防范意识 学会规范诊疗

中国蛇伤诊疗贵州省研究中心科普博物馆在遵医附院建成

2024年7月30日上午,“中国蛇伤诊疗贵州省研究中心科普博物馆”揭牌仪式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举行,今后,通过参观不仅可以帮助市民提高防范意识,更能促进蛇伤规范诊疗,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院领导唐自力、余昌胤、张体江、魏在荣、傅小云、杨智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参加揭牌仪式。医保处处长、急诊科主任喻安永教授主持揭牌仪式,急诊科教研室副主任段海真教授汇报了急诊科近年来蛇咬伤医疗、教学、科研及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并介绍蛇伤科普博物馆的建设历程。

医院院长余昌胤作讲话,他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蛇伤学会王威主委、蛇伤研究相关专家及千里护送标本至遵义的福建漳州林老先生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急诊科在蛇咬伤医疗、教学、科研及科普工作方面做出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并对未来蛇伤救治在临床科研方面的突破提出要求。他表示,医院将全力支持科普博物馆的建设,促进蛇伤规范化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唐自力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疆克拉玛依蛇咬伤患者不远万里奔赴医院救治,体现了遵医附院蛇咬伤救治的水平。十年积累终有所获,他高度肯定急诊科致力蛇咬伤疾病救治,用心、用情治愈患者,突破学科内涵建设瓶颈,加速学科向国家队迈进的做法。

魏在荣副院长要求急诊科今后要加强合作,形成产学研闭环链条,促进蛇伤救治可持续发展。

蛇咬伤是我国常见的动物致伤疾病,每年蛇咬伤病例多达数百万,毒蛇咬伤达10~30万。我省森林覆盖率面积大、地处山区,毒蛇咬伤发病率高,导致严重的死亡和伤残负担。遵医附院急诊团队在科主任喻安永的带领下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努力,为建立贵州省蛇伤救治体系,推动区域蛇伤标准化、规范化诊疗水平共同提高,积极开展蛇咬伤的教学及科普工作,在蛇伤领域诊治与研究成效显著,为蛇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近年来发表蛇咬伤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30篇,获批蛇咬伤相关课题4项,新技术新项目2项。并于2021年获批“贵州省首家蛇伤救治中心”,成为蛇伤救治副主委单位,建立蛇伤救治群,为多个救治站点进行培训、授牌。2021年获批国家级重点规培基地,2024年获批中国蛇伤诊疗贵州省研究中心。

蛇伤科普博物馆的落成对有效降低区域蛇伤致死、致残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蛇标本生动地展示和遵医急诊团队专业蛇伤知识的讲解,可以增强公众对蛇咬伤的防范意识,减少区域蛇咬伤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为培养蛇伤规范诊疗专业人才提供了直观的学习场所,有效促进EMSS内涵建设。蛇咬伤科普博物馆还发挥着区域辐射的带动作用,未来将以遵医附院为点,逐步建立贵州省蛇伤救治体系,逐步引领周边、全省、甚至全国范围的蛇伤规范诊疗共同发展。


院领导参观蛇类标本


科普博物馆揭牌


唐自力书记讲话


余昌胤院长讲话


急诊科喻安永主任主持会议


急诊教研室副主任段海真教授汇报蛇伤科普博物馆建设经验


合影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