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中共党员,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心肌保护、全麻机制。
现任职:麻醉学科负责人,麻醉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麻醉科主任及支部书记,国家级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省级教学金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及毕业后教育委员会麻醉专委会委员;贵州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及《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的编委。
围术期麻醉操作及管理经验丰富,对胸科手术麻醉、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小儿麻醉及低体重婴幼儿麻醉、大器官移植麻醉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以实验室主任身份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是2016年度“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获得者”; 2016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转化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2006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遵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多次参与编写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临床麻醉学》、《麻醉学高级教程(第二版)》、《麻醉学》第二版研究生教材,"十四五"规划教材-《麻醉学》。参编指南与著作:《分子麻醉学》、《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2014版和2017版、《临床麻醉学病例解析》、《围术期液体管理核心问题解析》,参译《米勒麻醉学》第8版、第9版等。所负责的课程《临床麻醉学》、《麻醉学》获省级“金课”,《临床麻醉学》获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项目立项。荣获中国医师协会2017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称号。2016年被评为省属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及遵义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1年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2007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已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37名,目前在培研究生11人。2020年获苏州大学兼职专业型博导,2022年获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资格,目前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人。培养的已毕业研究生均就职于国内大型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