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管理 > 医疗动态

4岁白血病女童重获新生 贵州省儿童医院第1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完成

作者:图文:儿童血液肿瘤免疫科 刘颖  2025年9月1日  阅读次数:97

4岁白血病女童重获新生

贵州省儿童医院第1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完成

贵州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免疫科年仅4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灿灿,近日顺利出院了,她是该科成功实施的第1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

四个多月前,灿灿因“发现全身多发包块2月,发热4天”被收治入院。初诊时,医生发现她左侧腹股沟至大腿根部存在囊性或囊实性病变,初步怀疑淋巴瘤或淋巴结炎并脓肿形成。随后检查发现更严重的问题——颅脑CT显示双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多处骨质破坏和放射性骨膜反应。经过骨髓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原始粒细胞占66.5%,最终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高危型),伴有AMT2A::ELL融合基因阳性和多个基因突变。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贵州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免疫科组建了专业医疗团队。陈艳博士、谭梅博士和张相梅医生全面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确定详尽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鉴于灿灿已经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且有预后差的基因突变,被判断为高危,常规化疗效果有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幸运的是,患儿有一位同胞姐姐,经过HLA配型检测,结果显示全相合,姐姐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给灿灿带来了希望之光。

2025年8月11日,对于灿灿来说是重获新生的日子。这一天,她顺利接受了来自姐姐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移植过程中,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测患儿的血液指标和身体状况,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到预处理方案的精准实施,再到干细胞的回输,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万无一失。术后恢复期,灿灿面临感染、出血和排异反应等多重风险。但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她成功克服了这些挑战。

2025年8月27日,医疗团队宣布:灿灿三系已经植入,嵌合率99%,无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可以出院。她成为儿童血液肿瘤免疫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第100例成功出院的患者。灿灿的父母感谢医护人员数月来的辛勤付出和精准治疗。

遵医附院血液肿瘤免疫科成功开展“普惠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涵盖自体移植、异基因移植及脐血移植等多种方式。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包括:地中海贫血(输血依赖型)、难治/复发白血病、实体瘤(如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先天性骨髓衰竭性疾病(如范可尼贫血)、遗传代谢性疾病(如黏多糖贮积病)以及免疫缺陷病(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WAS综合征)等。目前,移植植入成功率持续保持100%,标志着医院在儿童血液肿瘤诊治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在已完成的100例移植患儿中,有9例来自四川成都、绵阳、德阳、郫县等地。随着成功案例的不断积累,遵医附院不仅填补了贵州省在该领域的技术短板,也为更多复杂病例提供了宝贵诊疗经验。如今,贵州省内和周边地区的患者在遵义即可接受优质、高效的移植治疗。

随着第100例移植患儿的康复出院,遵医附院的儿童血液肿瘤诊治水平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准。每一个成功案例,不仅代表一个生命的重生、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贵州省儿科医疗能力提升的有力见证。遵医附院将继续为西南地区的血液病患儿提供就近、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看到生命的曙光。


陈艳博士、谭梅博士及张相梅医师等与灿灿的合影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