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学科研 > 科研部 > 学术交流

世界内镜组织(WEO)官网连续四年报道遵医附院消化内科主办“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学术会议”

作者:图文:消化内科 胡春丽  2025年9月1日  阅读次数:101

世界内镜组织(WEO)官网连续四年报道遵医附院消化内科主办“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学术会议”

2025年8月29日,世界内镜组织(World Endoscopy Organization,WEO)官网对“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2025遵义学术会议”进行报道。这是WEO官网自2022年起,连续四次对“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学术会议”进行报道。(WEO 官网报道网址:

https://www.worldendo.org/news/weo-participates-in-the-2025-digestive-cancer-and-digestive-disease-academic-conference-in-zunyi-china)

报道中,WEO前任主席田尻久雄教授衷心祝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行稳致远。报道称,“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学术会议”是我国消化病学领域一项重要的学术盛会,为与会者提供了高水平、多学科的国际交流平台。WEO期望与“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论坛”这样高水平的消化领域伙伴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消化病学发展,提升消化内镜的诊疗规范与质量。

WEO成立于1962年世界胃肠病学大会期间,是全球消化内镜领域涵盖亚欧美三大区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WEO官网连续四年的持续关注与报道,不仅彰显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在消化病学领域的学术成就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也成为贵州省消化病学综合诊治能力全面提升的生动缩影,标志着该学科的发展正式步入国际权威学术视野。


2

八载传承守初心,砥砺奋进启新程

“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遵义学术会议”已经连续举办八届,内容越来越丰富,学术水平越来越高,受到了国内及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论坛立足贵州,通过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及强基层行动,不断发出贵州消化声音,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消化道癌及消化疾病2025遵义学术会议”在遵举办。会议共设1个主旨论坛、23个分论坛,30多场内镜操作演示。会议邀请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多位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罕见病学会多位学会领导、国内外3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相聚遵义,聚焦消化道癌及消化系统疑难病、罕见病、多发病多学科综合诊治最新进展及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提升。

期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雪梅教授主持“贵州省消化学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消化内镜国际培训班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一带一路“友谊”国际消化内镜学院系列培训活动-遵义站”正式启动。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余昌胤院长、世界内镜组织(WEO)前任主席田尻久雄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张澍田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金震东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房静远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庹必光教授、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李红灵教授等带领下共同启动国际培训班。



遵医附院消化内科是贵州省消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国家卫健委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消化学科)基地、中国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本新泻大学医学系消化道早癌基础与临床医学中心及消化道早癌诊疗培训基地、贵州省消化内科(含消化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消化内科含病房(两个病区109张床)、门诊(8个诊室)、消化内镜中心、消化病研究所4个功能部分。其消化内镜中心,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规模大、设备先进及完善的国内一流的内镜诊疗中心。学科目前形成了消化系统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全程管理、胆胰系统疾病全程管理、消化重症、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肝病等6个稳定亚专业方向。以专病带专科,以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带动学科发展,2024年门诊量近9万人次,出院病人近6000人,科室平均CMI值1.52,平均住院日5.2天,内镜诊疗量近6万人次,ESD、ERCP、EUS等三、四级微创手术6000余台,其中内镜微创手术占比94%,形成了以消化内镜微创为特色的消化疑难疾病及急危重症诊治体系。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全程管理、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和肝硬化食道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为学科特色及优势技术。

2019建立“日本新泻大学医学系-中国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道早癌基础与临床医学中心”以及“日本新泻大学医学系-中国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道早癌诊治培训基地”,2021年获批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消化学科),已成功构建"国际先进资源导入-国内前沿技术下沉基层服务能力筑基"三位一体培养机制。通过国际权威学术组织平台与国外知名院校如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日本新潟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接轨,共同培养博士、博士后及访问学者10余名;并建立覆盖贵州省121家医院的消化病学专科联盟,开办中日消化道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培训班50多期,为全国基层培养千余名兼具国际视野与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相关经验被世界内镜组织连续四年作为典型案例全球推广。2025年开办“一带一路”消化内镜国际培训班,面向全球招生培训,对来自埃及、尼泊尔等国的消化内镜专家进行了消化内镜培训,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在消化疾病基础研究方面,消化内科拥有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以离子通道与消化系统肿瘤(含罕见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机制为重点研究方向。近5年来获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级项目56项,其中,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消化内科主任刘雪梅同时获批面上项目和地区基金2项,同年,入选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医生。在权威杂志JCI、GIE、Cancer research等发表SCI论文300多篇,80多次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如美国消化疾病周(DDW),世界内镜大会(ENDO2024)、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欧洲消化疾病周(UEG week),日本消化疾病周(JDDW)上大会发言。2020年获美国消化疾病周“特邀讲者”。2015年消化内科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获得贵州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室实现学科传承创新、稳步快速发展。

通过长期不懈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疑难重症诊疗树立临床特色,以前沿创新研究夯实学术根基,以国际化教育体系培育医学人才为导向的“临床-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消化病学科。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