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个“国际肺癌关注月”:重视肺癌早筛,规范临床诊疗
肺癌是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世界肺癌联盟将每年11月定为 “国际肺癌关注月”,将11月17日定为“世界肺癌日”。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核心策略,今年11月第25个“国际肺癌关注月”的宣传主题为“重视肺癌早筛,规范临床诊疗”,旨在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肺癌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指起源于肺部(包括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5%,主要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其中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的40%。
二、我国肺癌的现状如何?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肺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首位。数据显示,2022年肺癌新发病例约106.06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2.0%。其中,男性新发病例约65.87万,女性新发40.19万,均为肿瘤发病之首。另外,肺癌也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首位,2022年因肺癌死亡病例约73.33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8.5%。其中,男性肺癌死亡病例51.59万,女性21.74万,均为肿瘤死亡首位。肺癌作为中国恶性肿瘤中的主要类型,发病仍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对公共卫生和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哪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认为,肺癌高危人群通常是指年龄≥40岁,并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危险因素者:
(一)吸烟与被动吸烟
1.长期吸烟者:吸烟指数≥20包年(即“每天吸烟包数”ד吸烟年数”,如每天1包×20年)。2.被动吸烟者: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特别是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二)环境与职业暴露
1.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氡、铍、铀、铬、镍、硅、柴油废气等明确致癌物质。
2.环境暴露:长期暴露于室外空气污染(如PM2.5)或室内装修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三)个人与家族病史
1.慢性肺部疾病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
2.个人癌症史:本人曾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
3.家族遗传史: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有肺癌家族史。
(四)其他相关因素
1.厨房油烟:长期接触厨房烹调油烟。
2.非吸烟人群:需特别关注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肺腺癌是非吸烟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
四、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肺癌的早期常无症状,因有症状而就诊的患者75%已属于中晚期。肺癌常见症状有剧烈咳嗽、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及体重下降等。也有的一开始并没有肺部症状,以肺外的症状(如浅表淋巴结肿大、骨痛、头痛等转移征象)为首发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约5%-15%的肺癌是在常规体检的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剧烈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或气促。当这些症状尤其是痰中带血、剧烈干咳超过2周,经治疗不能缓解,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时,应该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要采取进一步的检查确诊或排除肺癌。
五、怀疑肺癌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有效检查方法包括胸部CT扫描、支气管镜、胸腔镜、胸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痰或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等,医师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做开胸肺活检。注意胸片容易漏诊,不能代替胸部CT。
六、肺结节是肺癌吗?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孤立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肿瘤,感染,长期接触粉尘,免疫功能低下等。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结节,预后良好,只有2%-10%是早期肺癌。
发现肺结节之后,患者既不要疏忽大意而不就医及随诊,也不要过度焦虑或恐慌而乱投医,应该保持冷静,寻找专科医师评估。呼吸专科医师或肺结节肺癌专病门诊的医师,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和影像特点做出初步诊断。对于难以定性的肺结节,医师将采用肺结节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方式给出恰当的处理方案。

七、肺癌诊治的关键是什么?肺癌治疗方法有哪些?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如何治疗?
肺癌诊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治疗效果与预后取决于肺癌能否早期诊断,因为早期肺癌手术切除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0%。目前肺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姑息治疗。根据肺癌类型、分期和病人的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一般适合于早中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晚期患者,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则是主要手段。放射治疗一般适合于小细胞肺癌和部分的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及其他药物治疗。目前公认,分子靶向治疗是近20年来诞生的肺癌药物精准治疗的新手段,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常取得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较好效果,免疫治疗也是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方法。
八、如何预防肺癌?
(一)一级预防(病因预防):远离风险
1.彻底戒烟与避免二手烟:任何年龄戒烟都能显著降低风险,是最有效的措施。
2.职业防护:对于接触石棉、氡、柴油废气、硅尘等致癌物的工人,必须严格使用合规防护装备。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厨房油烟使用强效油烟机换气,保持地下室等空间通风。
4.室外空气污染:在雾霾天减少户外活动或佩戴防护口罩。
5.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遵循富含谷物、蔬菜、水果的均衡饮食,规律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6.保持心情舒畅,不生闷气。
(二)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筛查以早期发现或排除肺癌
1.筛查人群年龄:对40岁及以上的高危人群开展筛查,是“健康中国行动”中肺癌防治的关键措施。
2.筛查技术:16排以上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推荐胸部X线、PET-CT及磁共振等进行肺癌筛查。
3.筛查频率:建议肺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不推荐间隔时间>2年的筛查模式。年度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4.筛查的终止:对于预期寿命有限(如少于5年)或因合并严重其他疾病无法耐受肺癌根治性治疗的个体,筛查可能无法带来获益,可考虑终止筛查。
九、遵医附院在肺结节与肺癌防诊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一)成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遵医附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及肺结节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
2015年6月,遵医附院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呼吸二病区)牵头、联合体检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对高危人群开展肺癌筛查工作。2019年11月,呼吸二病区牵头成立院内肺结节肺癌MDT,为肺结节、肺癌患者尤其是疑难患者提供了及时、规范的个体化诊治服务,获得患者好评。
(二)建立肺结节肺癌专病门诊
为进一步满足肺结节、肺癌患者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为不明原因的肺结节患者和疑诊或已确诊的肺癌患者解疑释惑,呼吸二病区于2024年4月开设肺结节肺癌专病门诊(门诊大楼三楼专病门诊9诊室,每周二上午),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开展肺癌微创诊疗、肺癌分子靶向检查及治疗
遵医附院开展肺癌常规诊疗、新型化疗、高难度肺癌外科微创手术多年,呼吸二病区开展了多项肺癌微创诊疗技术(包括无痛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针刺活检术、内镜下介入冷冻诊疗、氩气刀电刀治疗、气道支架置入、放射粒子置入、内科胸腔镜诊疗、CT引导下联合应用活检枪与同轴活检针行经皮肺活检术等)和肺癌分子靶向诊疗,诊疗能力达到西南地区一流水平,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肺癌患者提供了便捷的精准诊疗服务,免除患者辗转外地就医的痛楚。
遵医附院呼吸二病区李正付医师行超声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穿刺活检术
作为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遵医附院将继续推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肺癌微创诊疗、精准诊疗及多学科联合诊疗,为不断提高本地区肺癌诊治水平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呼吸专科医疗服务而贡献力量。
十、义诊信息
遵医附院呼吸二病区将于2025年11月17日(周一)上午10:00-11:00举行“国际肺癌关注月”专家义诊宣传活动。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一审、策划、编辑:吴双双
二审:张洁
三审: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