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管理 > 医疗动态

全国“ECMO(体外膜肺氧合)培训基地”落户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图文:心脏大血管外科/院级体外生命支持中心 田仁斌 刘达兴  2024年5月10日  阅读次数:1362

全国“ECMO(体外膜肺氧合)培训基地”落户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4月20日下文,在前期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借鉴国际ECMO培训中心的经验,通过细致深入地调研和严谨周密地论证,在全国增加10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ECMO专业技术培训基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位列其中。这充分说明医院在国家限制类技术ECMO应用得到同行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目前全国仅21家医院获此殊荣,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省内唯一入列的医院。

据了解,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是民政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会学术团体,于2015年3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成立,具备法人社团资格。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分会成立于2015年11月16日,隶属于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的二级学会,英文全称China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Association,缩写 ChELSA,是国内最早以体外生命支持命名的专业学术团体,在推动我国体外生命支持工作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本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声誉。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体外膜肺氧合(ECM0)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切实加强ECMO技术管理,规范ECMO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20年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委托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开展ECMO培训基地建设的试点工作。通过培训基地建设,规范ECMO技术,提高全国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从业人员掌握ECMO技术管理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我国ECMO技术水平,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需求。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于2015年率先在省内成功应用ECMO技术救治危重患者,目前在我省开展ECMO例数最多,病例涉及新生儿、婴幼儿、成人、孕产妇、器官移植、创伤、中毒等急危重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绝大多数病例救治填补省内空白,成功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8年,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成立贵州省首个院级体外生命支持中心,同年7月承办全国体外循环意外处理与模拟培训暨贵州省第一届ECMO临床应用培训,此后又多次承办全国ECMO培训班,已培训省内外ECMO医师100余名,接收省内外ECMO进修医护20余名。2019年在中国第四届体外生命支持年会获“全国优秀体外生命支持(ECLS)团队”称号,2022年ECMO技术成为国家限制类技术后,是贵州省卫健委批准的首批具备ECMO资质的单位。2023年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授予全国“吸附型体外生命支持示范中心”称号。近5年已协助省内外十余家兄弟医院成功开展ECMO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多次负责承担ECMO救治工作。

此次培训基地落户遵医附院,意味着医院体外生命支持团队跻身国内一流梯队,致力探索并推广尚属前沿的生命支持技术,发挥学科引领,培训更多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专业人员,规范诊治操作,提高诊治成功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2018年03月成立贵州省首家体外生命支持中心

(健康报报道)


2019年11月授予全国“ECLS优秀团队”(福建福州)


2023年6月授予全国“吸附型体外生命支持示范中心”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