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管理 > 医疗动态

“T”管置入:患者转危为安 重获“新声” 遵医附院成功为一例复杂上气道狭窄患者实施“T”管置入术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陈诚 李正付  2024年4月10日  阅读次数:1024

“T”管置入:患者转危为安  重获“新声”

遵医附院成功为一例复杂上气道狭窄患者实施“T”管置入术

2024年3月22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介入团队成功为1例复杂上气道狭窄患者实施“T”管置入术,不仅使患者转危为安,而且恢复了中断半年多的正常发声。

患者因呼吸困难反复就诊于省内多家大医院,诊断气管中上段软化并重度狭窄,在外院先后行硅酮支架和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术后因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故行气管切开,术后佩戴气切套管。长期带管,痰多不易咳出,气切套管堵管失败,不能经鼻自然流畅呼吸和发声,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难以正常与人交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顺畅通气和发声的意愿强烈。转诊遵医附院后,门诊以“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收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入院后科室负责人和治疗组高度重视,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该患者诊断气管软化导致上气道狭窄,已于外院多次行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均失败,并有支架置入后移位导致呼吸道梗阻事件发生,外院予以行气管切开,但多次拔除气切套管失败,痰多不易咳出导致呼吸困难,随时有窒息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建议行气管安全“T”管置入术。

经与患者沟通,根据术前科室讨论,拟定气管安全“T”管置入术方案,并提前做好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术前再次给患者做好心理疏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22日上午开始手术,在麻醉医师王颖、耳鼻咽喉科医生杨天文和内镜护士姜华星、陈诚的通力配合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李正付副主任医师实施操作。术中见气道上段气管软化并管腔严重狭窄,以气道水肿和管壁软化为主,支气管镜充分吸引清除分泌物,在内镜下测量气道狭窄段的长度和管径,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合的T管,对T管进行精确裁剪,做好一切准备后拔出气切套管,顺利置入安全“T”管(直径10mm,上支长25mm,下支长31mm)。再次支气管镜观察,T型管放置位置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全T管置入后,气道通畅,呼吸改善,吞咽有力,最令人高兴的是与家属中断半年多的言语交流,在术后得以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T管置入术是运用“T”形支架置入到患者气管中,在确保不损害气道内壁的基础上,防止肉芽组织增生。材质表面光滑,分泌物不易潴留,内外接口角度大,方便吸痰,为后续拔管、恢复发声功能提供可能机会。气道“T”管置入主要用于解决声门或声门下气道狭窄和梗阻,适用于不宜放置气道支架的高位气道梗阻患者,或需进行气管切开造口的患者。“T”管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能降低对气道黏膜的刺激,可在气道内起支撑作用,带管时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患者接受度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呼吸内镜介入团队一直以来注重临床新技术的开展,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诊疗项目较全面,尤其是无痛支气管镜舒适化诊疗、超声支气管镜(EBUS-TBNA、EBUS-GS-TBLB)、硬质支气管镜技术、高频电切术、球囊扩张技术、支架植入术、电圈套技术、冷冻活检和消融技术、激光消融技术、各类异物取出术和内科胸腔镜技术、经皮穿刺及消融技术、安全T管置入术、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ROSE)技术、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粒子置入术等高难度三、四级呼吸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让贵州省内患者可以享受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患者胸部CT影像


耳鼻咽喉科杨天文医师在实施气切造瘘口扩张手术


PCCM二病区介入诊疗团队在实施支气管镜下气道安全“T”管置入术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

审核:肖毅

编辑:张洁

整理:吴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