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自强 敬业 创新
您的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党群部门 > 工会 > 职工之家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典范

来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任光阳  2007年11月8日  阅读次数:7375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典范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王恩海教授

任光阳(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恩海,男,满族人,神经外科学教授,主医师。1944年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1969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医疗专业,曾担任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遵义医学院卫校校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学院教务处处长,学院副院长,2002年因病与世长辞。

王恩海教授从医执教33年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医疗技术精湛,为我院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王恩海老师作为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领导,他努力进取,勇于开拓,为遵义医学院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教学实验室建设等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他亲自执笔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条例,如:《生产实习管理条例》,《见习管理条例》,《临床理论课教学管理条例》,《各级临床医师职责》,《生产实习大纲》,《临床教学管理及质量控制》等,他组织和领导了学院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会议,强化教学观念,起到了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有力地加强了遵义医学院在贵州省医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地位。他还每年坚持组织专家、教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临床实习考核,促进了医学毕业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获得了“1993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遵义医学院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1996年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的荣誉,他努力拓宽专业范围,使我院由两个本科专业发展为四个,专科发展到九个专业。此外,他还主持了外科手术学教学的改革工作,提高了外科手术学基本功训练的效果,与此同时,加强了外科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使之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培养了学生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外科实验室因此荣获“1989年院级优秀成果二等奖”和“1992年贵州省高校实验室先进集体”的荣誉。

在临床医疗方面,王恩海老师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参加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工作,重视科学研究和经验总结,先后在各种学术期刊、各种学术会议上刊载和交流学术论文30余篇,并参加了全国20所医学院校协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参编了《实医师手册》等,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和好党员,老师始终惦记着神经外科的进步与发展,他坚持教学查房,坚持指导各级医师的业务培训,对待下级医务人员一点都不保守,努力做好“传、帮、带”的工作,特别是每逢周末、节假日,一旦有时间,老师总要到病房看看、查查房,亲自指导各级医师的临床技能,凡是和王老师一起共事过的同事,至今还对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感到由衷的钦佩,他经常带着实习同学做全身体格检查,一招一式中透出了他那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敬业精神和严谨风范,即便是病魔缠身的时候也是一如既往,记得是那年开校庆运动会,老师参加完铅球比赛后,感觉胸部疼痛,拍片发现胸腔积液,他不幸患了顽疾,接受化疗时,老师的头发掉了,人也明显消瘦了,但是,他仍不忘自己那心爱的神经外科,还是经常到病房来问这问那,了解情况,关心科室职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直到最后卧床不起还在过问病房工作怎样。

当初的神经外科只有10来张床位,后叫任务十分频繁,用于神经外科诊断疾病的造影的X光机是一台进口的老式设备,防护条件也比较差,但有时为了争取病人的抢救时间,医师们在造影时干脆连铅衣都顾不得穿,多数颈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因为要取得比较好的造影效果,所以推注造影剂的速度要求体现一个“快”字,甚至有时候会把玻璃注射器推破,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外科医师和放射科医(技)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尤其重要,经常需要反复多次的造影,仔细阅片后才能基本确定诊断,直到现在,凡是有过上述经历过的人们都能回想起当时造影时大声呼喊摄片时那种特殊的声音,通常,造影结束后就立刻进行急诊手术,由此可见,做一个神经外科医生是何等的辛苦,付出岂只是体力。每当这个时候,以王恩海教授为首的老师们总是带头操作,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当时,手术所用的器械简陋,急诊病人又比较多,由于都是根据脑血管造影的情况来对病变进行定位和手术的,所以手术难度也比较大,选择性脑血管造影,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做,只是由于设备太简陋,最终就越做越少了。对于现在年轻的医师来说,什么脑室造影,碘油造影,气脑双重造影,钻孔探查等等,可能只有在书上才可以找到。当时由于有的后叫医师家里没有安装电话,神经外科夜间急诊手术通常由理发室的师傅步行到家属区,有时候是亲自到家门口敲门,有时候干脆就在家属区楼下大声呼喊神经外科负责后叫的医师,瞌睡惊醒一点的人都会知道某某医师又被叫到了科室,神经外科的前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顶起了一片天空,为我院神经外科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宝贵的青春,谱写了人生最绚丽多彩的无悔人生,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遵义医学院神经外科发展里程碑上。

记得一个冬天的清晨,寒风凌厉,作为住院医师的我,从宿舍到病房查看病人,当走到学院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穿着大家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手里还夹着公文包,那不是王恩海老师吗?我急忙向前小跑了几步,我问:“老师,这么早,您去哪儿?”,老师笑着回答说:“我要到外地看看学生实习怎么样。” 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十分让人佩服。

王恩海教授还是一位平易近人、助人为乐的老师,我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时的住房比较紧张,需要组织分配,老师为了让我们年轻人早日有住房住,好安心工作和学习,整天跑上跑下,为年轻人要房子,从没有过怨言。王恩海教授还是一位从不发脾气,性格非常好老师,对任何事情,他都很坦然,有时候,下级大夫由于年资低,缺乏经验,尤其是一些社会经验,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上往往会犯这样或哪样的错误,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师总是做耐心细致地解释和疏导工作,说明做人做事的人生哲理,从来不会训斥人,但是,当事人一定能感到他说话的份量,有时候,这些谆谆教诲还时常萦绕在耳边。他对待病人更是十分和蔼,据同事们回忆说,师没有教授的架子,也没有“官”架子,他经常亲自推着病人去做超声波、CT等检查。王恩海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典范。鉴于他在教学、科研、医疗,以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1994年获得了省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今天,神经外科已由当初的一个治疗组发展成为拥有神经外科一、二两个病区的专业学科。科室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以“团结敬业、精益求精”为宗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神经外科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团队精神,严格要求,把高质量、高标准作为最终目标,所辖病区已分为“脑血管病组”、“经鼻蝶垂体瘤组”、“癫痫和脊髓疾病组”等三个亚专业组,逐步形成以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内镜手术、立体定向手术为特色的专业学科,涉及神经外科各个领域,科室建立健全了各项医疗、教学规章制度,瞄准当代科技前沿,确立了神经外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和本科教学评估的过程中,神经外科特别注重“医德医风”和“师德师风”的教育,本着实事求是,很抓落实的方针,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仅2002-2006年期间,全科医务人员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各种期刊(如:《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发表的论文就达50余篇,现在,本科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3人,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2003年实现了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零”的突破,培养毕业的研究生中2人考取博士研究生。此外,还长期承担着遵义医学院神经外科本科教学,能按照卫生部的要求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常年接收全省各地州市神经外科医师进修,与国内多家神经外科中心保持长期的协作关系。目前,神经外科恢复和规范了专科门诊制度,拥有床位60张,年手术量550台次以上,医师12人,硕士以上学历4人,教授(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医师)2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生4人,多名青年教师分别被送往北京天坛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华西医科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全科医务人员经常参加贵州省和全国的学术交流,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科室现有德国Moller手术显微镜,WOLF神经内窥镜,蛇牌显微神经外科器械,多功能电动开颅机,德国蛇牌气动开颅机,美国T-bird呼吸机,双极电凝,皮质脑电图仪,颅内压监护仪,数台降温毯以及多台Eagle-3000多参数监护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果,王恩海教授健在,他,一定会很欣慰!